RPA 解决集成难题
一个技术的产生、流行必然是需求驱动的,对于 RPA 未来有巨大潜力的判断,也是从 RPA 的发展是由需求驱动的维度做的判断。
驱动 RPA 发展也有多个维度,比如对软件需求变化快,而软件功能的开发速度慢,而 RPA 可以作为缓冲;比如人力成本的增加,需要有更多的自动处理软件来解放人力等等维度。
今天讨论一个维度:集成的维度。
1、RPA 解决系统集成的难题
自从工业 4.0 概念提出来,集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,需要解决横向集成(上下游之间的集成),纵向集成(不同管理层级之间的集成)和端到端集成(产品生命周期,从设计到服务的集成)。
集成可以通过数据集成,通过应用调用集成来实现。数据集成需要集成者可以访问数据库,通过应用调用集成需要被调用应用能够提供 API 接口。
但是并不是所有应用软件都提供数据结构、也并不是所有软件都提供 API 接口。
没有数据结构和 API 接口的应用如何被集成?可以通过模仿人对这个应用的操作,比如可以用程序来模拟用户的键盘、鼠标输入,从而实现对应用的调用。而RPA 可以记录用户的键盘、鼠标输入,并通过工作流来调用。所以 RPA 是解决没有数据接口、没有应用接口的软件与其他系统集成的一个有效工具。
RPA 的Recorder用于记录用户的键盘、鼠标输入,RPA 的development Studio用于设定流程调用对键盘鼠标的输入,并通过运行机器人,实现调用。
RPA 能够解决没有数据接口、调用接口的应用的集成难题。
2、单个用户的多个系统操作的集成难题
随着计算机的发展,每个员工需要使用多个应用软件来完成工作。而一般企业的软件通常由多家软件供应商,逐步完善起来的,因而很难有企业能够将多个系统由统一流程实现,员工实际工作中,需要在多个系统间通过切换应用,在不同应用间完成浏览、查询、检查、修改的工作。而其中很多操作都是利用一个关键信息,查询后修改的,这些繁琐的工作,既浪费时间,创造价值又低。
如果有一个软件自动处理不同之间系统的调用,会极大提升效率。
3、涉及多个用户处理的流程,流程周期长
对于大型企业,分工越来越细,所以一个流程通常由多个用户操作,来完成。
机器与人处理流程有一个差异:机器是 24 小时【或者接近 24 小时】处理流程,而机器处理的时延短;但很难有人能够 24 小时随之在线,而人处理时间会有延时。
在涉及多个人的流程,通常因为人的延时处理而减慢了流程处理。
RPA由机器替代人处理流程,可以实现不同业务员之间的业务集成,降低流程处理时间。
对于服务行业而言,降低处理流程时间,可以极大提高服务水平。
4、总结
RPA 解决集成难题,包括以下三类集成:
1、没有数据接口、应用接口的应用集成;
2、员工处理的多个应用的流程集成;
3、跨部门、不同人处理流程的高效集成。